(1)划分方法。
零部件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,都应划分加工阶段。一般划分为粗加工、半精加工和精加工3个阶段。如果零件要求的精度特别高,外表粗糙度很小时,还应增加光整加工和超精细加工阶段。各加工阶段的首要使命是以下几点。
①粗加工阶段。首要使命是切除毛坯上各加工外表的大部分加工余量,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度上接近零件制品。因而,应采纳办法,尽可能提高生产率。同时要为半精加工阶段提供精基准,并留有充分均匀的加工余量,为后续工序发明有利条件。
②半精加工阶段。到达一定的精度要求,并确保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,为首要外表的精加工做准备。同时完成一些次要外表的加工(如紧固孔的钻削、攻螺纹、铣键槽等)。
③精加工阶段。首要使命是确保零件各首要外表到达图纸规则的技能要求。
④光整加工阶段。对精度要求很高(IT6以上),外表粗糙度很小(小于0.2μm)的零件,需组织光整加工阶段。其首要使命是减小外表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度精度和形状精度。
⑤超精细加工。加工精度小于0.1μm,外表粗糙度值小于0.01μm的加工方法,首要加工技能有金刚石刀具超精细切削、超精细磨削加工、超精细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等。